1 新版序言

虽然在战败后失去了一切,却从焦土上顽强复苏,其傲人的经济增速和发展势头就如同现在的中国一样,成为世界瞩目的对象。“日本制 造”给人的印象也曾是价格低廉、容易发生故障,可当时却已蜕变为“质量优于美国货的可信赖商品”。

2 1.成长

父亲同时也如此告诫我:“不要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就可以盛气凌人,你既要明确自己的决定,也要明确分配给下属的任务,并必须对此负 全责。”父亲这样的苦口婆心,是对我大有裨益的启蒙教育,使我不会在出现问题时一味地责骂部下或推卸责任。通过这种家庭教育的熏 陶,我学会了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只有找出能够实现双赢的利益共通点,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因为人人都渴望获得成功

3 2.海军岁月

“只要决心坚定,一切皆有可能”,这是我至今不变的哲学信念。

4 3.停战

当时她与父亲和一个姐姐留在了东京,其他家人则在乡下的亲戚那里避难。每当空袭开始,父女三人只能逃到院子里的防空壕中,他们挤 在狭小的防空壕里,总算是熬过了一次次的轰炸。然而,一天夜里,他们那历史悠久的大房子不幸被燃烧弹击中,化为一堆瓦砾。于是他 们只得在防空壕中度过了数周时间。由于家中有大量藏书,因此燃烧了数日,而良子就在余烬上做饭,就这样生存了下来。

5 1.重逢井深先生

由于军方的洗脑教育,战时有不少日本青年盲目崇拜天皇、鼓吹“光荣战死”,最终失去理智、酿成大错。日本人有一种“羊群”般的从众心 理,在一种特殊的集团心理状态下,人们就像共同吸入了一种特殊空气,采取一致的行动,类似“集体催眠”。战争期间,军方在招募志愿 兵时,日本人的这种特性便体现了出来

白木屋百货公司里残破不堪,到处是火灾后的疮痍,他的新公司就在其中的一间房里,令人感到凄凉唏嘘,但井深先生的脸上却热情洋溢。 在那个前途渺茫的时代,许多人不安彷徨,而他和员工们至少还有工作、有奔头,因此大家看起来都很愉快。

6 3.起诉美国大企业

要想把录音机卖出去,就必须找到懂得其价值所在的个人和机构。机缘使然,在那家古董店的经历,让我茅塞顿开-–—推销的关键在于 让买家明白商品的价值。

7 5.绞尽脑汁起名为“SONY”

我希望新的公司名能够与众不同、引人注目,还要简短,并且是英文字母。最后一点,不管用什么语言念出来,发音都必须一样。

8 1.与消费者积极交流

为了不被外国人误认为是粗劣产品,我们确实也不想刻意强调“日货”的身份。不得不承认,我们起初故意把出口产品上的“Made in Japan”字样印得很小,由于字体实在太小,有时美国海关会命令我们重印

我们不会调查消费者的需求,也不会制造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是通过制造新产品来引导他们消费,这便是我们公司的方针。因为消 费者不懂技术,他们不知道哪些产品能够实现,而我们知道。所以我们并不热衷于市场调研,而是专注于研究新产品及其各种用途,然后 与消费者直接交流,传达我们的意图,从而不断开拓市场。

《公司宗旨》里有这样一段话-–—“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努力认真的技术实力,建设自由宽容且氛围愉快的理想工厂”。

9 2.进军美国市场

香川博士和我第一次同行时,我和先前一样,订廉价酒店,带他去 Automat 吃饭。结果他说,这么做欠妥,生意人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 公司的颜面,出门在外,衣食住行都应该讲究一点。他还给我一系列忠告。比如,住廉价酒店的高等房,不如住高级酒店的低等房;在高 档餐厅吃饭,就能渐渐辨别出菜肴和服务的优劣,这是生意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10 4.举家搬到美国

,我问起她对夏令营生活的感想时,她坦言,每晚一熄灯,她就会忍不住孤单而哭泣。为了减轻自己的恐惧,她会怀抱手电筒,让手电筒 一直开着。

11 7.进军欧洲市场

首先必须确立销售网络、充分常握市场情况,然后才能在海外建厂。换言之,在了解市场、学会如何生存、建立企业信誉之前,不应该贸 然行动,而一旦准备充分,就要全力以赴、放手一搏。

我虽然从很早以前就考虑在美国开厂生产,但一直在等待时机完全成熟-–—稳固市场份额、确定销售方式、保障售后服务。如果这些条 件完备,产品供给地离目标市场自然是越近越有利。

12 1.战后改革是日本繁荣的基础

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不存在能让企业走向成功的“速成秘诀宝典”。要想做成生意,不能靠理论,不能靠计划,更不能靠政府的政策扶 持,而应该靠人。如果硬要说日企经营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只能是“以人为本”。

在日本,人们常说企业家的重要职责是“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即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亲如一家”的团结氛围。换言之,要让员工与企业 家“同呼吸、共命运”。

若从长远来看,无论高层经营者如何优秀、不管业绩多么辉煌,企业的未来最后还是取决于员工。说得夸张一点,真正掌握企业命运的是 员工。

新劳动法使企业难以解雇员工,一旦解雇员工,就必须支付一笔高额赔偿费,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日本的企业家和雇员双方开始明白, 只有本着共同利益、制订长期发展计划,才能实现共赢。由此催生出了终生雇用制度。它不但使日本人摆脱了阶级斗争的旋涡,还使劳资 双方“齐心协力、共获福利”成为可能

企业家应该铭记一个道理,人们之所以工作,并非只为了金钱。换言之,要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金钱绝非效果最好的工具。要想让 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使其“爱厂如家”,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成为受人尊重的一员

日本的企业家不会把工人视为劳动工具,企业家创立企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意,要想实现自己的创意,就少不了员工的力量,因此雇 员是事业上的伙伴和助手。身为企业家,自然应该保障股东的利益,让投资者有所回报,但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自己的伙伴-–—雇员。 他们是公司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家应该对他们的付出给予充分的回报。换言之,企业家应该对股东和员工一视同仁。甚至可以说,员工更 为重要。股东以利益为目的,既可以入股,也可以撤资,但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却是长期的。正所谓“员工成就企业”。

不少日企文化排斥个性鲜明的员工,因此经常用“协调性”和“一致性”之类的字眼来抹杀异见。我这人直来直去,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毫 不客气地指出:“如果一名董事或高管只知道强调一致性,只能说明他不具备发掘员工才能、整合不同意见的能力。”

每位‘SONY 人’皆应最大限度地发掘、锻炼和提升自我。同时,个人能力通过巧妙整合,能发挥出巨大合力。SONY 乃开拓者,旨在不断成就 员工、信任员工、激发员工,并视进步发展为生命。

13 2.连带责任与协同精神

如果一个人由于犯错便被打上“失败者”的烙印,从而丧失了未来的新机会,那么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会挫伤其志气,这种影响会 伴随其一生。对公司而言,便失去了此人原本在未来能够创造的业绩。反之,如果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方针,找出失败的原因,犯错者便会 铭记在心,周围的人也会吸取教训。因此,我经常鼓励员工:“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尽管放手去做。即便失败,也能从中学到东 西。但下次切勿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对公司的干部说:“我希望各位不要成为孤独的‘杂技演员’,让员工看着你们独自在高处走钢丝。而应该让员工都乐于追随你们,大家 一起为公司打拼。”

一味追求利益回报的美国企业管理者有句“名言”-–—“我干吗非得考虑企业多年后的事情?干吗非得牺牲当下与我相关的利益?难道是 为将来接替我的人做贡献?”正因为这种思想作怪,许多欧美企业会以“研发费用过高”为由,暂时搁置原本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项目。这 实在是目光短浅之举,最终会导致企业丧失竞争力。

14 3.技术开发、产品企划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协同作业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初级的学习手段。随着不断学习,自身获得成长,然后便会将自身的天赋与习得的知识有机结合,从而创造 出全新的成果。人是这样,企业和产业亦是如此。

只有在技术开发、产品企划和市场营销三个环节都发挥出创造力,消费者才能真正获得新科技所带来的幸福感。不仅如此,企业必须建立 能够让这三方面协同作业的组织结构,才能做到行之有效,从而获得商业利益。

15 1.破坏信赖关系的“法律万能主义”社会

美企和日企之间的差异不仅是文化上的,还包括经营理念。如果问日本的企业高管“何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使企业获 得可持续发展,确保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员工生活”。企业创造和提高利润的目的就在于此,而并非单纯的“一切向利润看齐”。反之,美 国的企业高管在面对上述提问时,几乎都会回答“首要责任是尽量赚取高利润,从而给股东分红”。

16 4.独断与协商

如果说日企的经营理念比美企有先进之处,我认为其核心便是日企拥有的企业哲学。在日企里,即便总裁或董事换人,也无法轻易改变企 业哲学。如上文所述,日企所具备的“长期规划制”和“书面建议制”能够确保高层管理者与年轻的中、基层管理者之间保持密切联系,从而 形成稳固的行动模式及企业哲学。

17 1.激烈的国内竞争造就了国际化的实力

不过,当时也好,如今也罢,日本人在竞争中一直恪守底线,明确区分“互相竞争”与“捣乱破坏”。中国有句俗语-–—“不能砸了别人的 饭碗”。日本人也有同样的思想,应该尊重对手,不可“赶尽杀绝”,而应该“留以颜面”

18 2.“轻薄短小”是大势所趋

如果轻易听取别人出的主意和点子,将来可能会演变为严重的法律纠纷。有的人会上门推销自己的创意,如果企业家与之交谈,就会惹麻 烦-–—如果对方的创意和自己之前的想法类似,你就很难证明谁先谁后;即便公司后来的政策或产品与对方的创意毫无瓜葛,如果对方 胡搅蛮缠,你照样会陷入令人心烦的官司中。

19 3.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谏言

面对现代化浪潮,中国的工程师和企业领导仅凭自己的兴趣行事,既不顾大局,也不懂调整发展目标和生产活动,而只会一味采购机器, 有时甚至是极为高端的整套设备。

在我看来,中国当时几乎没人懂产业规划和技术管理。他们过于急功近利,为了生产彩色电视机、集成电路和其他产品,直接从日本采购 成套设备,然后立刻开工。但正所谓“罗马非一日建成”,如果缺乏对机器设备的整体统筹规划,工厂怎么可能顺利运作?此外,在设计产 品时还必须考虑本土化、必要功能和易用性等基本要素。可他们似乎不太关心这些。

20 4.竞争与自律

:“由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刚进校的新生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日本的大学生几乎都不好好学习,这真是可悲的事实。经历过“千军万马 过独木桥”的“应试战争”,一旦考入了心仪的大学,便觉得自己已经大功告成,可以一劳永逸了。学习的热情消耗殆尽,既没有兴趣努力 学习,也感觉不到努力学习的必要。日本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一旦考进,怎么样都能毕业。而美国和英国等则相反,大学采取的是“宽 进严出”的政策,即入学容易毕业难。

我还想说,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每个人的经历和想法也不同,如果认为美国的价值观和法律信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 就有失公允了。

21 3.技术与管理

如果只知创新而不知改进,就无法在工业领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发明创造的确重要,但商业价值亦不可忽视。企业必须不断打磨技 术和产品,努力缔造完美,看清市场动向,制订合理的产品企划。

22 1.美国也应学会让步

在日本,不仅局限于商界,凡是组织的领导者,一般都不会向部下下达详细的指示或命令,而是给予总体的大方针,并将具体工作全权交 给部下负责。这种权力下放的信赖态度能够激发部下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日本人眼中,这样的领导才是干大事的人,倘若拘于小节、 处处插手,则有失大将风度

一旦出现问题或发生对立,就认为错不在自己而在对方,这或许是全人类共有的天性。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贴牌)

不少日本人认为意见的冲突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但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在他们看来,越是好朋友,就越要辩个分明,越要阐明想 法

23 2.致日本的最佳合作伙伴-–—美国

我真诚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基辛格博士,我们日本人对美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这种感情并非短时间的,而是根深蒂固的。

这。。。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日本加快市场开放的同时,欧美却在“开倒车”,新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为了证明其合理性,他们还“翻 旧账”,不断重提日本过去的闭锁性贸易政策。

24 3.10 年后的消费者需求

产业规模需要通过新技术来扩大,技术所有者应该通过专利授权来把“蛋糕”做大。以 CD 为例,SONY 和飞利浦共同将相关专利授权给多家企 业使用,因而造就了该音乐媒介和制式的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