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笔记]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鞠海

目录
  • 109-110, 标注, 2025 年 5 月 25 日星期日 下午 10:54:10

    中国古人推崇“三不朽”:立德、立功与立言。但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却为数极少,“

  • 172-176, 标注, 2025 年 6 月 29 日星期日 上午 10:16:12

    这不是曾国藩第一次应对生死局,也不是他最后一次。此前有两次:四十四岁,兵败靖港,跳河自裁;九江又败,二度投湖;此后还有两次:五十岁时,兵困祁门,生机渺茫,悬剑帐中,随时自裁;五十六岁,北上剿捻,河遇风暴,险些身溺。历经种种困局,太平军终于被平息下来,曾国藩功成名就。

  • 819-820, 标注, 2025 年 6 月 30 日星期一 上午 8:34:20

    忠义之气”的“君子”是曾国藩最看重的,当然他也提出了四个具体标准:一要才堪治民,二要不怕死,三要不汲汲名利,四要耐受辛苦。四者缺一,都不能带勇成将。

  • 839-841, 标注, 2025 年 6 月 30 日星期一 上午 8:35:54

    如果把湘军比作一棵大树,勇丁、营官、统带等各阶层人员通过招募形式和组织架构连为一体,统领为根,营官为干,哨弁、勇丁即为枝、叶,而乡土、师生等私人关系和儒家思想则为水分、养料、阳光,让湘军这棵大树上下贯通,生机勃勃。

  • 1237-1237, 标注, 2025 年 6 月 30 日星期一 下午 7:08:58

    见其意气满溢,精神上浮,言事太易,心窃虑其难与谋大事”

  • 1765-1766, 标注, 2025 年 6 月 30 日星期一 下午 9:35:46

    称清朝统治者为“妖人”,“反盗神州,驱我中国悉变妖魔,罄南山之竹简,写不尽满地淫污,决东海之波涛,洗不净弥天罪孽”。

  • 1813-1820, 标注, 2025 年 6 月 30 日星期一 下午 9:38:27

    然而,时事弄人,期望有多大,打击就有多大。 曾国藩率湘军赶到长沙以北,一遇太平军,没有旗开得胜,而是一连串的失败。一败于宁乡,再败于岳州,三败于靖港。尤其是在他亲自指挥的靖港水战中,曾国藩惨败,愤而跳河自杀。 那么问题来了,曾国藩当时到底面临怎样的情景,有哪些心理感受,致使他义无反顾地自杀呢?是在作秀,还是真有必死之心呢? [1]《报东征起程日期折》,咸丰四年二月初二日,《曾国藩全集·奏稿之一》,岳麓书社 2012 年第 2 版,第 125 页。

  • 1813-1816, 标注, 2025 年 6 月 30 日星期一 下午 9:38:35

    然而,时事弄人,期望有多大,打击就有多大。 曾国藩率湘军赶到长沙以北,一遇太平军,没有旗开得胜,而是一连串的失败。一败于宁乡,再败于岳州,三败于靖港。尤其是在他亲自指挥的靖港水战中,曾国藩惨败,愤而跳河自杀。

  • 2032-2032, 标注, 2025 年 7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8:15:40

    胜败,是兵家常事;生死,却在一念之间。

  • 2131-2131, 标注, 2025 年 7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8:24:08

    惟谨慎谦虚,时时省惕而已”。

  • 10665-10665, 标注, 2025 年 7 月 1 日星期二 下午 9:14:13

    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

  • 11497-11499, 标注, 2025 年 7 月 2 日星期三 上午 8:07:56

    他不敢不看书,因为一间断,心中便感觉不安。 [19]为此,他劝勉儿子,争取在五十岁之前把应该看的书都看完,别像自己一样到老年后悔。

  • 11967-11968, 标注, 2025 年 7 月 2 日星期三 上午 8:10:42

    春华说,“人到难时得读曾国藩”,鞠老师和我们都觉得这句话甚好。

  • 11967-11968, 标注, 2025 年 7 月 2 日星期三 上午 8:11:00

    春华说,“人到难时得读曾国藩”,鞠老师和我们都觉得这句话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