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克] 米兰·昆德拉;许钧

目录
  • 30-31,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1:09:56

    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我们能去谴责吗?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 37-38,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1:11:32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das schwerste Gewicht)的缘故吧。

  • 39-40,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1:11:40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 40-45,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1:12:28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 320-321,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42:20

    他自言自语,带着一种幸福感,说他这种生活方式是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就像蜗牛驮着整个家。

  • 345-347,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45:47

    他跟特蕾莎捆在一起生活了七年,七年里,他每走一步,她都在盯着。仿佛她在他的脚踝上套了铁球。现在,他的脚步突然间变得轻盈了许多。他几乎都要飞起来了。此时此刻,他置身于巴门尼德的神奇空间:他在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

  • 351-353,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46:36

    特蕾莎突然闯入他的脑海:他感受到她在写告别信时的那种感觉;他感到她的手在颤抖;他看见了她,一只手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另一只手用皮带牵着卡列宁;他想象着她把钥匙插进了布拉格的那套公寓的锁眼里转动,当门打开的那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是废弃的凄凉气息,而此时,这气息直钻他的心扉。

  • 378-379,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49:29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贝多芬的英雄,是托起形而上之重担的健将。

  • 397-399,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51:22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的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我们都坚信,满腹忧郁、留着吓人的长发的贝多芬本人,是在为我们伟大的爱情演奏《Es muss sein!》。 (Es muss sein , 非要如此)

  • 409-410,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52:23

    托马斯感到自己的胃开始痛起来,每逢绝望的时刻,他都会胃痛。

  • 426-428, 标注, 2025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 下午 6:53:03

    作者要想让读者相信他笔下的人物确实存在,无疑是愚蠢的。这些人物并非脱胎于母体,而是源于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句子或者某个关键情景。

  • 436-438,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12:53:02

    传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当然不会把自己完全等同于像肉体那样奇异、陌生的东西。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 520-522,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1:12:12

    这些书为她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虚幻中逃避,摆脱那种毫无快乐可言的生活。作为一种物品,这些书对于她还有一种意义:她喜欢抱着书在大街上行走。它们对她来说,就像上个世纪花花公子的漂亮手杖,使她显得与众不同。

  • 572-576,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1:16:09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贝多芬的一首乐曲、车站的一次死亡)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种别的方式结束生命,但是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她绝望的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她。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 669-669,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6:43:20

    这份无助的感觉,让她感到发晕,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往下坠落的愿望。

  • 700-702,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6:47:48

    那些画表面总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现实主义世界,而背后呢,就像是舞台背景的那块破布后面,人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某种神秘的或者抽象的东西。” 她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 703-706,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6:48:16

    她注意到萨比娜所有的画,无论以前的还是现在的,实际上都在传达着某种同样的东西,是两个主题、两个世界的即时融合,就像一些经过两次曝光制作出来的照片。表面是一幅风景画,可深处却是一盏点亮的床头灯,隐隐约约。一幅画着苹果、胡桃和灯火闪烁的圣诞树,牧歌般的静物画,背后却是一只痛苦挣扎的手。

  • 740-742,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6:51:50

    沙俄帝国过去所犯下的罪行都隐藏在秘密的阴影中。五十万立陶宛人被放逐,成千上万的波兰人被杀戮,对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进行灭绝种族的屠杀,所有这一切只留在记忆里,却没有留下任何图片作为证据,就像一件无法论证的事情,迟早会被说成是骗人的谎言。

  • 851-853,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6:58:39

    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 972-974,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9:50:53

    也许现在更容易理解萨比娜与弗兰茨之间相隔的鸿沟了:他热切地聆听她讲述自己的人生,她也怀着同样的热望听他倾诉。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间流淌着的那条语义之河的低声密语。

  • 1004-1005, 标注, 2025 年 3 月 27 日星期四 下午 9:59:04

    他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忠诚是第一美德,它使我们的生命完整统一。若没有忠诚,人生就会分散成千万个转瞬即逝的印迹。

  • 1037-1038,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7:37:28

    从早上五点到晚上九点,高音喇叭里不断喀啦喀啦地放出尖厉的音乐。她想哭,但那音乐是欢闹的,无处可逃,躲在厕所里不行,蒙在床上的被子里也不行,到处都是高音喇叭。音乐仿佛是一群放出来扑向她的猎犬。

  • 1043-1047,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7:38:31

    噪声有一个好处,让人听不清词语。”从青年时代开始,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说话,写字,讲课,编句子,找说法,不断修正,改到最后,每个词都弄得不再准确,意义模糊,内涵尽失,只余下碎片、杂屑和尘埃,像沙砾一样在他的脑子里翻飞,令他偏头痛,睡不着觉,最终得了失眠的痼疾。他朦朦胧胧而又不可遏制地渴望着一种巨大的乐声,一种绝对的噪音,一片美妙欢腾的喧嚣,将所有的一切吞噬,淹没,窒息,令话语带来的苦痛、虚幻和空洞永远消失。音乐是对词句的否定,音乐是反话语。

  • 1051-1052,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7:39:24

    极端标志着生命的终极之界,极端主义的激情,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艺术上的,都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对死的渴望。

  • 1055-1056,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8:01:32

    但在进入萨比娜身体的那一瞬,他还是闭上了双眼。吞噬着他的极度快感企求的是黑暗。那黑暗是彻底的,绝对的,没有形象也没有幻影,无穷无尽,无边无际。那黑暗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所在的无限。

  • 1075-1077,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8:03:39

    身为画家,她精于观察人的脸部。自从到了布拉格,对热衷于监察及评判他人的那类人的长相,她已经相当熟悉。这类人全都长着比中指稍长的食指,说话时专用来指戳对方。

  • 1096-1098,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8:07:14

    当初背叛父亲,她脚下展开的人生就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既像一桩罪恶又似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她不愿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决不!

  • 1118-1121,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上午 8:09:25

    弗兰茨认为限于书本之间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他渴望真实的生活,渴望与同他并肩行进的男女接触,渴望听到他们的呼喊。他没有觉悟到,他以为不现实的(图书馆里离群的工作),其实是他的现实生活,而被他视作现实的游行不过只是一场戏,一支舞,一个节日,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梦。

  • 1168-1173,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12:45:25

    波希米亚的墓地像花园。坟墓上覆盖着青草与艳丽的花朵。朴实的铭碑掩隐在绿阴之中。夜间,墓地里布满星星点点的烛光,仿佛众亡魂在举办儿童舞会,是的,儿童舞会,因为亡魂都如孩子一般纯洁。不管生活有多残酷,墓地里总是一片安宁,哪怕是在战争年代,在希特勒时期,斯大林时期,在所有的被占领时期。每当她感到哀伤,她就乘车远离布拉格,到她最喜爱的公墓里去走一走。那些乡间的墓地,在蓝蓝的山丘映衬下,宛如摇着摇篮的女人一样美丽。 而对于弗兰茨,墓地只是一个倾倒尸骸和乱石的垃圾场。

  • 1223-1225,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29:17

    街的一边是房子,底楼那些高大的窗子看似商店的橱窗,窗子后面可见一个个妓女小隔间。她们身上只有胸罩和裤衩,贴着玻璃橱窗,坐在垫着靠枕的小扶手椅里,那模样,活像一只只百无聊赖的大公猫。

  • 1248-1251,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49:07

    在这座教堂里,她无意中遇到的,不是上帝,却是美。与此同时,她很清楚,教堂和连祷文本身并不美,而是与她所忍受的终日歌声喧嚣的青年工地一比,就显出美来。这场弥撒如此突兀又隐秘地出现在她眼前,美得如同一个被背弃的世界。 从此,她明白了,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 1245-1251,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49:21

    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乡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她在最后一排长椅上坐下;时而闭上双眼,只为倾听那音乐般的祈祷,继而又睁开,望着头顶上方被涂成蓝色的穹顶和穹顶上一颗颗硕大的金色星星,她渐渐被迷住了。在这座教堂里,她无意中遇到的,不是上帝,却是美。与此同时,她很清楚,教堂和连祷文本身并不美,而是与她所忍受的终日歌声喧嚣的青年工地一比,就显出美来。这场弥撒如此突兀又隐秘地出现在她眼前,美得如同一个被背弃的世界。 从此,她明白了,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 1310-1311,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54:15

    她将不得不在所有人面前演戏;她将不再是萨比娜,而要被迫扮演萨比娜这个角色,并且找到扮演的方式。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一想到这儿,她就已经直不起腰来。

  • 1317-1318,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54:53

    在繁华的夜景中,他们走回旅馆。在他们身边,意大利人吵吵闹闹,大叫大嚷,手舞足蹈。这样,他俩虽然默默地肩并肩走着,却听不出彼此的沉默。

  • 1321-1322,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55:26

    正是由于他紧闭的双眼萨比娜才将灯熄灭。她不愿看见,即便只是一秒,那垂下的眼帘。

  • 1336-1337,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6:57:28

    他们彼此以对方为坐骑,奔向他们所向往的远方。他们都沉醉在令自己获得解放的背叛之中,弗兰茨骑着萨比娜背叛了他的妻子,而萨比娜骑着弗兰茨背叛了弗兰茨。

  • 1371-1374,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9:27:13

    他猛然惊诧地发现其实自己并非不幸。萨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像他所以为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的生命当中留下的那道灿烂而神奇的印迹,无人可以夺走。何况在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之前,她已将赫拉克勒斯巨人之帚交到他手中,而他也已用之将一切厌恶的东西通通从自己的生活中清扫了出去。这不期的幸福,这美好的生活,这由新生和自由带来的欢乐,是她给他留下的礼物。

  • 1395-1395, 标注,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 下午 9:29:27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1523-1525,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7:46:55

    但是女人寸土不让。她们只顾盯着前方,脸色严峻,等着别人自认不如,乖乖让路。伞的遭遇战是力量的考验。一开始,特蕾莎总是避让,当她明白好心换不来好报,便死死抓紧伞柄,跟其他女人一样较劲。

  • 1537-1541,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7:51:44

    在布拉格,那场战争摧毁的惟一一座古老建筑物,就是老市政厅。布拉格人决定永远保留其断垣残壁,怕万一有个波兰人或德国人前来指责他们受的苦难不多。在这堆用作战争永恒罪证的显赫的瓦砾前,立着一座铁管搭成的检阅台,供共产党在过去或将来指挥布拉格人民大游行。 特蕾莎望着成为废墟的市政厅,这番景象突然让她想起她母亲:这岂不是一种反常的需要——要展示毁灭,夸耀丑陋,标举悲惨,露出断臂的残痕,强迫全世界都来观看。

  • 1543-1544,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7:53:53

    朋友小酌间的交谈都被拿到电台去公开播放了,这只能说明一点:世界在变成一个集中营。

  • 1547-1549,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7:53:59

    从那以后,她明白了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 1601-1603,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8:01:38

    她想起她拍摄坦克的那些日子。他们是多么天真啊,所有人都是!他们以为是在为祖国不惜冒生命危险,可其实不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却为俄国警察效了力。

  • 1604-1606,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8:02:19

    什么叫做调情?可以说调情是一种暗示有进一步性接触可能的行为,但又不担保这种可能性一定能够兑现。换言之,调情是没有保证的性交承诺。

  • 1702-1704,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8:11:50

    她抱紧树干,哭得浑身颤抖,仿佛这不是一棵树,而是她已经过世的父亲,她未曾谋面的祖父,她的曾祖父,她的高祖父,一位从远古的时间深处走来的无比老的老人,在粗糙的树皮中伸出脸来让她紧贴着。

  • 1747-1750,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8:15:26

    她觉得,正是因为她不愿意,她才越加兴奋。她的灵魂已经暗暗同意正在进行着的一切,不过她也知道,要延长这种强烈的兴奋,她即使同意也要保持沉默。如果她高声表示认可,如果她同意心甘情愿地参加这场爱之戏,兴奋将会消失。因为刺激灵魂的,正是身体对她意愿的不由自主的叛逆,正是其对这一叛逆的参与。

  • 1803-1804,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8:22:19

    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

  • 1805-1807,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上午 8:22:47

    她的忠贞,她从一开始,从第一天就给了他,仿佛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给他。他们的爱情是一座不对称的奇特建筑:它建立在托马斯对特蕾莎之忠贞的绝对信念上,就像一座庞大的宫殿仅基于惟一的一根圆柱子。

  • 1842-1843,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08:04

    他们必须给人设陷阱,以便控制他们为自己服务,利用他们再来给别人设陷阱,如此一来,渐渐地就将整个民族变成一个告密者的庞大组织。”

  • 1856-1858,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09:07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但是特蕾莎看不到她面前的这条线。惟有回顾过去,才能带给她一丝安慰。又是

  • 1908-1909,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11:52

    即使那张照片存在,托马斯也永远不会看到。对那些家伙来说,那张照片的惟一用场,就是要逼特蕾莎就范。一旦寄给了托马斯,它就立刻失去了所有价值。

    就像是,子弹只在没有发射的时候才有威慑力。

  • 1954-1957,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16:35

    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他们大无畏地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若干时间以后,事情变得无比清晰明了,原来天堂并不存在,而那些积极分子也就成了杀人凶手。

  • 1964-1965,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17:11

    根本问题并不是:他们当初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而是:是不是只要他们不知道就算是无辜?如果王位上坐的是个蠢蛋,那么是否只因为他是个蠢蛋就可推卸自己的一切责任?

  • 2256-2258,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19:17

    发现那百万分之一,并征服它,托马斯执迷于这一欲念。在他看来,迷恋女性的意义即在于此。他迷恋的不是女人,而是每个女人身上无法想象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使一个女人有别于他者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之处。

  • 2254-2258,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19:38

    希特勒和爱因斯坦,勃列日涅夫和索尔仁尼琴,他们之间的相似远远多于不同。如果能用数据来表示,他们之间有百万分之一的不同,百万分之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的相同。 发现那百万分之一,并征服它,托马斯执迷于这一欲念。在他看来,迷恋女性的意义即在于此。他迷恋的不是女人,而是每个女人身上无法想象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使一个女人有别于他者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之处。

  • 2267-2269,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21:01

    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感观享受像是额外所得的一笔奖赏),而是征服世界的这一欲念(用解剖刀划开世界这横陈的躯体)。

  • 2266-2269,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21:07

    甚至在今天,尽管征服的时间大大缩短,性仍旧像一个保险箱,女性之“我”的所有奥秘都藏在里头。 所以,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感观享受像是额外所得的一笔奖赏),而是征服世界的这一欲念(用解剖刀划开世界这横陈的躯体)。

  • 2344-2345,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28:29

    念叨着这个公式,他体验到一阵灿烂的快意,仿佛又征服了世界的一角;仿佛用想象的解剖刀,从宇宙无尽的天幕上切下细薄的一条。

  • 2403-2404,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34:02

    两千字书》是布拉格之春的第一个重大宣言,要求共产党制度彻底民主化。

  • 2458-2464,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39:40

    托马斯注意到,当儿子专注地看东西时,上唇左角会微微翘起。这一翘,他很熟悉,当他对着镜子,仔细检查胡子有没有刮干净时,在自己的脸上常见这种表情。看到它出现在别人的脸上,一种不快的感觉油然而生,他难以抑止。 一个人要是一直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彼此的相似之处,早已习以为常,有时注意到了,也会觉得很正常甚至会觉得有趣。但,这是托马斯生平第一次和儿子说话!在坐在对面的人嘴上见到这一翘,他还真的不习惯! 假设您的一只手被截下来,移植给别人。一天,某人在您对面坐下,用这只手对着您的鼻子指指划划,您大概会觉得那东西很可怖。尽管您很熟悉它,尽管那是您自己的手,您还是怕它碰到您。

  • 2507-2510,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44:01

    他说:“挖出被活埋的乌鸦比向主席递交请愿书要重要得多。” 他知道这话令人费解,但自己深感满足。他感到一阵醉意向他袭来,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在向妻子宣布自己不想再看到她和儿子的那一天,他体验到同样的黑色的醉意。在往信箱里投下那封宣布放弃行医的信件的时候,他也体会到同样的黑色的醉意。他完全不能肯定自己做的是对的,但可以肯定做了自己想做的。

  • 2519-2521,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45:20

    小说人物不像生物那样诞生自母体,而是产生于一种情境,一个语句,一个隐喻。隐喻中包含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的基本可能性,在作家的想象中,它只是还未被发现,或人们还未论及它的实质。

  • 2524-2528,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46:17

    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我爱所有的主人公,并且所有主人公都令我同样地恐惧,原因就在于此。他们,这些人物或那些人物,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仅在另外一边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 2533-2535,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48:06

    从另一个方面看:为何各种报纸运用如此多的篇幅来报道这次请愿?新闻界(完全由国家操纵)本可以对整个事件不置一词,没有人会知道。它们说了,因为那是由国家的统治者一手安排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天赐良机,为发动一个新的迫害高潮提供了借口。

  • 2538-2541,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48:31

    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 历史如同个人生命。捷克人仅有一部历史,它和托马斯的生命一样,将终结于某一天,无法上演第二回。

  • 2549-2552,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50:14

    Einmal ist keinmal.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波希米亚的历史不会重演,欧洲的历史也不会重演。波希米亚和欧洲的历史是两张草图,出自命中注定无法拥有生死经验的人类之笔。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 2551-2552,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6:50:26

    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 2618-2621,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0:02:14

    自俄军占领托马斯的国家五年来,布拉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托马斯在街上遇到的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他一半的朋友都移民走了,留下的人当中也有一半都死了。这个事实是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不会记录下来的:俄军占领后的几年是葬礼的年代,死亡从未如此频繁过。

  • 2746-2748, 标注, 2025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 下午 10:10:52

    他想起了柏拉图《会饮篇》中那个著名传说: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

  • 2836-2838,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0:13:43

    萨比娜内心对共产主义的最初反叛不是伦理性的,而是美学性的。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城堡被改造成马厩),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 2860-2863,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0:16:09

    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 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 只有第二滴眼泪才使媚俗成其为媚俗。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 2858-2860,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0:16:21

    显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因此,媚俗与出格无涉,它召唤的,是靠深深印在人们头脑中的关键形象:薄情的女孩、遭遗弃的父亲、草坪上奔跑的孩子、遭背叛的祖国、初恋的回忆等等。

  • 2858-2863,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0:16:25

    显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因此,媚俗与出格无涉,它召唤的,是靠深深印在人们头脑中的关键形象:薄情的女孩、遭遗弃的父亲、草坪上奔跑的孩子、遭背叛的祖国、初恋的回忆等等。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 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 只有第二滴眼泪才使媚俗成其为媚俗。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 3101-3102,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0:56:04

    她的画卖得很好,她也很喜欢美国。但这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表面以下,是一个对她而言完全陌生的世界。这地下,没有她的爷爷和叔叔。她害怕自己被关进棺材,埋在美国的土地下。

  • 3158-3160,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1:03:21

    弗兰茨留下了什么? 一句碑文: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等等,如此等等。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为媚俗。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 3169-3172,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1:04:37

    窗户朝向一个山坡,坡上长满树干弯曲的苹果树。山坡的上方,果树林环抱着天际,只见山丘蜿蜒伸向远方。傍晚,灰白的天空现出一轮明月,特蕾莎总是在这个时候出门。天色还灰蒙蒙的,月亮挂在上面,就像是死人房间的一盏灯,早上忘了熄灭整天都在亮着。

  • 3194-3195,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上午 11:08:27

    当农民不再是土地的主人,而只是一名被雇来种地的职工时,他就不再依恋这片家园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他一无所有,因而也不惧怕会失去什么。

  • 3373-3376,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下午 7:26:52

    女人的月经令特蕾莎厌恶,而一只母狗行经却在她心中激起一股快乐的温情,如何解释这一切?我认为答案很简单:狗从未被逐出过伊甸园。卡列宁对肉体与灵魂的两重性一无所知,不知何为厌恶。所以,和卡列宁在一起时,特蕾莎感到非常快乐,安宁。(

  • 3415-3417,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下午 7:32:41

    特蕾莎无法承受这目光,她感到恐惧。它从未以这种眼神看过托马斯,只对特蕾莎这样,但眼光从未像今天这么急切。那不是绝望或忧伤的眼光。眼中流露出让人不能承受的、令人心悸的信任感。这是一种渴望问个明白的眼神。

  • 3476-3477, 标注, 2025 年 4 月 1 日星期二 下午 7:38:09

    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看见的,只是所期待的未知事件的一束强光。忧虑则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是有所知的。